第950章人生无处不相逢_1984之狂潮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
第950章人生无处不相逢

第(2/3)页

。退一万步说,表现出这刺刀见红的气焰,起码也能让民主改革派投鼠忌器啊?毕竟紧急状态委员会掌握着机枪坦克,难道民主改革派真不怕死吗?就算最后同样放弃,那也可以在民主改革派那里卖个好价钱呀?

  然而那些发动政变的高层,例如国防委员会副主席、国防部长、内务部长、克格勃主席、克格勃保卫局长……

  这些人之中,说他们没有这样的政治智慧?不知道应该有鱼死网破的决心?那显然不可能,否则也不会身居高位。然而全部都等着其他人做,自己就在边上看着不说话。这个时刻还在玩弄着自己的小聪明,仿佛政变失败后,自己就不会受到清算似的。甚至像缪科元帅这样提出强硬主张的人,他们还联手拉后腿。通过表决否决了这样的正确提议。

  而这些人,全都是强力部门的领导人,手下都是虎狼成群。你就随便有一两位立场坚定,管他什么表决建议,索性放手一搏,一干到底,其他人只要默许就可以。也许局面就会截然不同。

  其实这些和平年代逐层晋升上来的暴力机关负责人,根本就缺乏背水一战的勇气。明知道大厦将倾,但就是没有一个人下定鱼死网破的决心。

  比如当时的国防部长。他是通过走当时苏联领导人的夫人路线获得越级提拔的,本身就是刚被软禁的苏联领导人的亲信。因此资历浅,缺乏威信,难以服众,尤其是亲信出身,当时的苏联领导人对其有知遇之恩,那么他的坚定程度就很值得怀疑。

  甚至这位国防部长的政治理念都相当混乱。由于当时苏军的状况。官兵缺乏营房,被拖欠军饷,思想迷惘,人心惶惶。得知美国军人的工资后,这位国防部长说了一句著名的话:“我要能拿到美国士兵的工资就好了。”

  如此就不难理解,为什么这位国防部长下令军队进入莫斯科时特别强调,军队进驻只是为了维护

(本章未完,请翻页)
记住手机版网址:m.baishulou8.net
加入书签我的书架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